6月1日,苏州市阳山实验学校四(1)班全体学生联名给阎立市长写信,反映发生在他们身边的“车库老人”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建议。看了来信,市长阎立当即作出批示:“阳山实验学校四(1)班同学们,你们的来信收到了,你们反映的问题现在确实存在,这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公德家庭美德都相违背,需要全社会共同解决,政府会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规范引导及管理”。
当天,市房管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加强对辖内各住宅小区的日常巡查,严查小区长期没有物业管理和车库住人等问题。
小区私人车库“变性”,停车用途变为开店或是住人,这在苏州早已不算新闻。几年来,从因车库改作他用引发邻里纠纷,到造成死亡事故,类似的报道从未绝迹,本报今年3月23日“苏州调查”专栏,就以《谁来解开车库出租顽疾这个结?》为题,作过长篇报道。更有意思的是,在网络搜索引擎中键入“车库住人”四个字,头几页显示出来的链接内容竟然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苏州。
车库改作他用,并非苏州首创,“老人住车库”的敏感话题,也非苏州独有,可为何这类现象在苏州就如此突出呢?
其实,早在去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苏州市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办法》以及《苏州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中,就明文禁止将车库用于居住、生产、经营,而且也规定了相应的整改条例。然而事隔一年之久,在明确的法律、法规面前,“变性”的车库却依然明目张胆地存在,而且扩张势头似乎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
当下,社会各界把关注的目光又一次集中于这个“老大难”问题上,连不谙世事的学生也发出了呼声。车库住人?车库开店?这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顽疾,究竟何时才能完结?
六成以上老人自愿住车库?
从今年3月底开始,苏州市阳山实验学校四(1)班全体学生在班主任朱琼芳的带领下,开始了一项江苏省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们经过前期的调查、收集问题,对现有政策、法规的查询,将在身边比较常见的“车库老人”作为了选题,并就此展开了两个多月的调查,形成了《关于阳山社区车库老人问题的调查研究》的报告。从调查结果上来看,至少60%以上老人住车库都称是“自愿”的。这么多老人为何要坚守车库?甚至在儿女的苦求下也不为所动,这不得不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行动不便”、“风俗习惯”成最主要原因
记者从孩子们的调查问卷中看到,对于老人住车库的原因,“年岁已大,行动不方便”成了最主要的选择。
家住阳山花苑某区的一位阿婆,子女住在5楼,由于自己腿脚不便,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儿女不得不让她住在楼下的自家车库里。“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为了让老人生活得舒服一点,只能把车库的设施做得完善一些。”她的儿子无可奈何地说。记者在车库里看到,空调,电视,卫生设备,洗衣机,微波炉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记者从一些细节上可以看到,阿婆的子女非常孝顺,为了防止老人滑倒,家人甚至给老人铺上了防滑的地毯。而老人的一日三餐则由子女每天都送下楼来。“现在主要是担心老人的安全问题,毕竟晚上她身边连个人都没有。”
腿脚不方便是身体上的原因,而还有一些“车库老人”则是深受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一时还没法改变。在阳山花苑一带,有一个说法叫做“老年人要多踩踩地气,否则不能长寿”。正是在这一说法的禁锢下,很多老人始终不肯搬到楼上去住。
“三室套型”与“四世同堂”的矛盾
“妈妈的奶奶、爷爷的妈妈、妈妈的外婆……”记者从调查问卷当中还看到,这样的称呼多次出现在了车库老人是谁的填空栏里。“这一带的老人都比较长寿,很多家庭都是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在我们班里目前就有6户老人在85岁以上,其中有2位老人已超过90岁。”朱琼芳说。
记者了解到,在目前的动迁小区中,大房子基本上都是3室的房子,并且当地还有一个风俗就是老人一定要和儿子住在一起。这样对于四世同堂的一个家庭来说,3个房间住4代人就产生了无法解决的矛盾,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时,搬出大家庭而独自居住的就只能是家中的最年长者。虽然这样的家庭至少分得了2套动迁房,但是老人为了能离家庭近一点,车库就成了他们无怨无悔的选择。
车库“变性”的背后
目睹苏州各类小区的兴起过程,市房管局的工作人员也颇有感慨:“车库,作为苏州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居民住宅配套建设项目,从受人追捧到渐渐沦为影响小区建设的不和谐因素,多少让人唏嘘。”
有人认为,车库“变性”,只是特定时期里的特定产物,随着城市发展的变迁,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终将消亡。但是,在现存状态下,车库“变性”消亡的面前还有什么样的羁绊呢?
一种可怕的“习惯”
采访中,记者也遇到了不少声称“自愿”或是“习惯”住在车库的人,这些采访对象无一例外地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在莲花新村采访调查时,绝大多数的老人都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住车库不需要爬楼,每天早起邻居们凑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凡事招呼一声就行。他们不喜欢住楼房,用不惯抽水马桶,连在一起的底层车库就像曾经的农舍,开门就能看到好比农田的绿化。更传统一些的老人则告诉记者,住一楼可以“接地气”……每一个理由都和“习惯”有关。
老人们说得很轻松,可参观完他们的“家”,记者却没轻松得起来。连日来天气闷热,加上连续的阴雨,狭小逼仄的车库里更显阴湿。水泥地面渗出了一块块的湿斑,稍稍讲究些的车库里,虽然铺上了地砖,但因为有潮气透上来,砖块之间的水泥缝隙还是被浸湿了。
对于外界所说的被恶毒子女逼进车库的说法,老人们矢口否认。在车库里住了快3年的刘阿娣说家人对她都很好,只是觉得上楼麻烦。她住车库不用烧饭,儿媳妇到了时间会把饭菜送下来。当初拆迁家里分到了2套房子,一套当时给了儿子,另一套稍微大点的给了前年成家的孙子。“年纪大了的人要着体(识相),我还能活几年?最后死在新房子里不作兴。”
很多老人都透露了和刘阿娣同样的想法。这也让记者顿时明白,老人们所谓的“习惯”,其实只是为了理所当然地住进车库找一个借口。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很多依赖于土地的农村老人在晚年时候失去了唯一的生产资料后,心理上或多或少会出现不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放弃本属于自身的合法利益,“主动”提出住进车库,寻求心理上的平衡。说到底,在成为家庭中经济收入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以牺牲自我利益为代价,以此平息家庭内部矛盾。
同时,进入集中居住的城市化小区后,传统的“金相邻”关系瓦解,原有的评判家庭关系的社会舆论也随之消失。没有了所谓“人言可畏”的监督,“着体”的老人更会“自我淘汰”。
车库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让车库住人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不同的生活
马浜花园是苏州动迁安置区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小区,总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马浜花园共分3期,于2006年竣工投入使用,小区建筑均为多层,共187栋居民楼,当时动迁主要涉及11个村,安置了9500人。而马浜花园所在的枫桥街道也涵盖了大量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安置区域,整个街道内安置房面积达175万平方米。
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在马浜,过去的村落形态已经看不到,除了一些集体开办的工厂,其他的遗留建筑早已不复存在。走进小区,看到的建筑和规划布局都是城市化的模式,其中包括居住、商业、文化、社区卫生设施等。
居住形态变化了,那么居住的村民生活究竟如何呢?
据了解,在动迁之前当地的人均耕地面积有0.5亩,拆迁过后,耕地变为城市用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给予补偿。但是拆迁户对按照国家和地方制订的补偿条例领取的补偿费用并不满意,认为和生活实际所需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位把房子出租后自己住在车库的老人告诉记者,他每月可以领取220元的社保费,但是儿子和媳妇在没有到年限之前为了领到这部分社保必须每月先缴纳几百元。目前全家人都没有工作,家里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所以为了增加收入,老人只得将自己的房子出租了补贴家用。老人说,这样的家庭在小区里还有不少,记者通过调查了解,也证实了老人的这一说法。
另外,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后,刚开始时没有享受社会保险,到2008年5月份才开始和城市社保接轨。村民们告诉记者,没有拆迁之前当地的乡镇工业还比较发达,不少人在工厂工作,但是现在工人的比例反而少了,能够谋生的职业也就是开小卖部、做保安等这些薪水较低的工作。失去土地后,农民已经没有办法依赖农业生产生存下去,失业大大增加,政府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也组织过职业技能培训,但是村民对自己就业的出路却不了解。
村民们居住的环境变好了,生活也便利了,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不满意。因为他们的收入没有增加,有些人甚至还变少了。从居民们目前的收入结构来看,以前与农业经济相关的收入没了,这其中包括村一级的资产,还有分红等。为了增加收入,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在了房子上,要么把车库出租,要么将住房出租,获得一部分额外的收入。还有剩下来的一部分就是村集体入股分红,集体所有的厂房出租给企业,除去集体开支部分,每年村民可以分得一些租金。
面对生活方式的全新改变,有些人能很快适应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但还有些人至今都没脱离原先的“圈子”……
看看这些小区如何解决问题
体现关怀,寻找适宜的养老模式
如今充分利用车库居住功能的,很大一部分为老年人。
与子女关系不和睦,被赶到车库这种与和谐社会、社会公德相违背的现象只是个别。而因楼层高、老人手脚不便,或不愿给子女添麻烦而自愿入住车库的现象却普遍存在。
记者在走访了多个小区后发现,不少小区内老人居住的车库住宿条件一点不比家里差,电视、电话、淋浴、空调等设施一应俱全,更有子女为了让老人受到更周全的照顾,特地为其请来保姆照料。然而另一方面,大部分车库因没有窗户不通风,电气、煤气的安全隐患一触即发,而独居车库是否更易引发偷盗案件,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因而,对老人的尊重和关怀,应该着眼于寻找一种更为适宜的养老模式。
2007年10月,“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在沧浪区成立。自此,有品牌、有特色的“第四种社会养老模式”诞生。“入住”该“养老院”的老人,有政府为其组建电话虚拟网,老人只需一部电话,便可以足不出户24小时享受53项服务内容。而在空巢、孤寡老人享受政府援助的同时,一些项目按照服务时间适当收费;相城区北桥街道灵峰村也建起了自己的老年公寓,以解决老人居住空间的问题。这些无疑都化解了老人养老和独生子女时间、精力有限之间的种种矛盾,让老人拥有一个安乐的晚年。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住进动迁小区的老人们没有独立产权,只能挂靠在子女名下,从而失去了独立支配房屋的权利。为了减轻子女负担,有的老人便主动提出去住车库。对此,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曾建议,要在法律上给予这些老人更多保障,如在拆迁分配上明确老人的部分或全部产权,让老人有真正支配自身居住的决定权。
建疏导点,未必最好却最有效
一方面是小区周边的配套设施亟待完善,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客观存在,这就是各个动迁小区“车库店”之所以屡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
为了完善长江花园的配套设施,近日,浒墅关开发区投入90余万元,在其西侧建设了一个规范经营、秩序井然的“疏导点”,据了解,这个疏导点共47间门面房,每间面积在16平方米左右,年租金2万元,经营者可进行小商品买卖和从事餐饮。“疏导点”建立后小区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来自淮安的王传明在疏导点经营着麻辣烫的生意,他告诉记者,之前在长江花园一区22幢的底层车库开店,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不仅就餐的客人感觉狭小,自己也是倍感压抑。“在车库做生意一直提心吊胆,现在定心了。而且就餐环境改善后,店里营业额增加了50%呐!”
长江花园居委会书记方明良说,疏导点不仅成为解决车库开店的一个有效办法,同时,这也解决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和部分就业的问题。前几天,浒墅关开发区还收到两封感谢信,住在理想城的周先生和王先生称,自6月1日疏导点运营以来,路面摊贩林立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
其实,各种形式的疏导点早在之前便出现于全市多个社区,比如康佳花园。康佳花园疏导点建于2007年,共计50多个店面,两年来运作情况也十分理想。500元一个月的租金为原本经营车库小店,或小区内有开店意向的广大居民所接受。目前该疏导点的经营范围圈定在餐饮类,今后有机会还将进一步扩大。然而,该疏导点开放以来,每天吵得楼上住户不得安宁的情况得到了控制,但部分离疏导点较近的住户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还是需要物业公司拿出有效措施。
而目前,除了建立疏导点,杜绝车库开店的另一有效途径便是改变住宅区前期规划理念。借鉴工业园区的经验,如今在建的新区毛家花园底层车库的门不再向外开启,而是开在楼内。此举将有效阻断车库的经营用途,但之后是否会由于配套设施不全,造成路边摊扎堆的新问题,这是物业公司需要仔细考虑并加强管理的。
基于这一点,阳澄人家社区的规划建设值得借鉴。这个唯亭镇大型农民动迁安置社区,园区确定重点建设的亮点社区位于阳澄半岛西北,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计划入住居民户数1061户、总人口3200人。小区以地下汽车库、半地下自行车库和一线四环路网,构建出了便捷化、秩序化的内部交通体系。小区内建有“社区办公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多功能活动中心、居民健身中心、婚丧喜事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幼儿教育中心、便民商业中心、技防监控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等十大配套载体,还实行社区居委会统一领导下的专业化物业管理。如此一来,“车库店”的市场需求自然被极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