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公元2010年。
这个整数年份,对于很多人都有着不寻常的意义。这一年,“70后”开始变得“不惑”,“60后”到了“知天命”,“50后”已有人“耳顺”,但全社会却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了第一批跨进“而立”之年的“80后”身上。
各种声音中,质疑声最大:面对飞涨的房价,职场的重压,还有让人不得不小视的“剩男剩女”问题,这些刚刚30岁的中国青年能否实现“三十而立”?不少媒体甚至用了这样的醒目标题:“‘80后’三十难立,近半数无房无车”。
与此同时,“80后”也在反问:什么是“三十而立”?怎样才算“三十而立”?我们能从“50后”、“60后”、“70后”的“三十而立”中感悟和汲取什么?
50后
知青刚刚返城手上一无所有
他们生于上世纪50年代,其数以亿计,而同为“50后”,年龄、命运也有差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经历过贫困时代和十年浩劫。
出生在浒墅关的陆阿姨今年正好60岁,本命年的她对自己30岁时的事还记忆犹新。陆阿姨1968年插队下乡。1979年,大批知青返城,陆阿姨也在其中,工作都是就近安排。陆阿姨被分配到吴县印刷厂做后勤,这在许多人眼里是个好工作。“80年代初对返城知青是一大考验,从广阔天地回来,除了拖家带小,一无所有。”陆阿姨说,当时已近而立之年,却要抛弃在农村的一切生活资源。带着一身疲惫和无知站在轰隆隆的机器旁,惶惑无奈,一切从零开始。“万事开头难。不过,只要想起下乡的日子,这些就不再是问题。”当时她们有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就属房子。忽然间家里人增加了好几个,只能搭简易房,买折叠床,早收夜摊。
那个时候,一对夫妇月工资加起来只有60多元,刚够养一个孩子。好在那个年代还是计划经济,市场上物品本就稀少,大家生活水平相差无几。80年代结婚流行“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陆阿姨算了一笔账:“永久牌自行车120元一辆,上海牌全钢手表120元一块,缝纫机160元,收音机30多元。一对夫妻要准备好500元,才能结个体面的婚。可这500元要多久才能攒够啊!”
对于陆阿姨这代人,是改革开放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十年的下乡生活让他们身心俱疲,而立之年已是伤痕累累,此时他们就是标准的“三无产品”:无社会地位,无工作经验,无经济能力。要说理想,就只图个温饱,无病无灾。不过,他们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切困难自己解决,从头学起,不自卑,不谄媚,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可以说,而立之年,他们曾迷茫过,但没有放弃。
对于“80后”,陆阿姨有自己的看法:“80后”已到了成家年龄,房子是年轻人的刚性需求。但是,面对如今高涨的房价,到头来不还是依靠父母?“‘80后’的父母很多都是‘50后’,也就是他们二十多年前的房子问题,现在还得再解决一遍!”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陆阿姨的弟弟家前年为儿子操办婚事,花光毕生积蓄,在高新区买了套房;去年添了孙子,这下可把他们忙坏了,不过忙坏的只是弟弟和弟媳,“去探访时看到我弟弟弟媳在看孩子,隔壁小夫妻却一人一台电脑。我弟弟说,儿子儿媳‘偷菜’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管孩子!”
陆阿姨说,快节奏的生活让“50后”无所适从。“发短信都要老半天,更别说是电脑了。我会种菜,但不会‘偷菜’,但我们相信他们能成为时代的接班人。”
60后
用三间小楼房换张城镇户口
他们生于上世纪60年代。在物质生活匮乏中度过了少年时代,启蒙时期的纯洁童心被“文革”涂抹上单调的红色,却又幸运地亲历了改革开放全过程。
来自吴江的陈女士出生于1963年,他们这一代是在红色岁月里成长起来的。他们也很能吃苦,却比“50后”接受了更多教育。1978年,她高中毕业,就在生产队上工,因为还未成年,每天工分只有四分钱,加上年底分红,平摊下来每天也就两三毛钱。
陈女士说她最想要一块钻石牌手表,在那个年代这是很大的事。“记得当时我一年工分加起来才85块钱,而一块手表就要120元。你有钱还不行,买东西要用票,都是限量供应,还要托人。这个念头,念叨了好几年才实现。”
“种田苦啊!有时候天还没有亮就要上工,赶上农忙季,常常是一回家就躺下,再不想起来。”或许是这样想法的影响,陈女士30岁以前就一直梦想能够弄上城镇户口,这个想法一直到1989年才实现。陈女士花了2.4万元为自己和女儿转了城镇户口。陈女士说:“那时房子还不贵,2.4万元可以造3间两层的小楼房。但很多人还是忍痛拿出了那笔钱。”
时过境迁,与那时候大家都想“农转非”不同,现在很多人却开始想“非转农”,“这是因为对农民的政策好了,如果赶上拆迁啥的,田越多,得到补偿也越多”。
“60后”的人30岁正好从90年代初开始,更多的新鲜事物进入生活当中,和80年代相比,虽然只是短短几年变化。结婚三大件已经变成了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原本国营企业的铁饭碗也开始不保险,私营经济开始发展;股票、电脑等开始进入生活……种种新事物的冲击和累积,也造成了这一辈父母对子女教育方式上的一些新变化。
“60后”的子女大多是“85后”、“90后”,与“50后”的父母相比,他们给了子女更多自由度。出生在1962年的张女士,女儿1988年出生,张女士觉得母女俩更像朋友。她认为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接触的事物和想法已经不能用他们的那个时代来衡量。所以她更愿意站在一个倾听者的角度上和孩子沟通。
“60后”们也更注意从小对孩子的投资,不少父母还拿出自己的积蓄,初高中就把孩子送往国外读书。在盛泽从事贸易的陈先生,女儿是“85后”,高中一毕业他就把她送往加拿大读大学,虽然每年的学费加生活费都要二三十万,但他认为很值得。当然,他也认为“80后”、“90后”的孩子有很多不务实的地方,需要指导,“给予充分的自由度不是放任不管,这两者有本质区别。”
70后
房价狂涨之前幸运地买到楼
他们生于“文革”年代,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与老一辈们一样经历过苦难,却也是中国物质生活丰富的第一批受益者。由于父辈们的被耽误,“70后”被赋予了更多希望和责任。
大熊出生于1975年,是个新苏州人,目前是苏州大熊户外俱乐部的负责人。已经过了30岁近5年,大熊却告诉记者,他现在都没完全做到“立”,只能说“离立越来越近”。
在大熊眼里,三十岁的男人必须做到“立”,即物质上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一个美满的小家庭以及一套房子;精神上要有能力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有能力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30岁时,大熊在苏州一家外企打工。当时他刚刚买房,生活压力比较大。大熊说,自己那时更像是个机器,公司、家,两点一线式的生活,除了赚自己的工资,几乎不能为社会做任何事情。
相比外地人奋斗的艰辛,“准苏州土著”李虞就要轻松一些。李虞比大熊大一岁,常熟人。30岁时,作为电信工程师的他,整体来说,认为自己做到了“三十而立”: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经济上能自立;有比较广的见识;有相当成熟的思辨能力,遇事不迷茫。
不过李虞也有而立之年的烦恼,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事业。刚工作时,正好赶上电信业大发展,待遇很好,觉得入对了行。但到30岁时,他却深深感受到,如果继续从事技术工作,事业空间将越来越窄。转型问题开始进入脑海。
面对如今的高 房价,李虞认为,“70后”是比较幸运的。大部分“70后”在房价狂涨之前,与“50后”、“60后”同时出手,避免了与“80后”一起“死拼”的境地。
30岁未能完全“立”,但30岁时的经历却对之后人生起了决定作用。当时网络论坛正兴盛,李虞工作之余就上论坛打发点时间。还别说,他后来扩大的朋友圈、认识如今的妻子、转换职业从事媒体工作,都是那段经历引发的。
过了而立之年两年后,大熊和朋友一起创办了大熊户外俱乐部,虽然目前还不太盈利,但大熊说,俱乐部成员在寻找个人价值满足的同时也在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汶川地震后小小一个俱乐部就组织捐款5万多元。
作为一个离“80后”并不遥远的前辈,大熊建议,“80后”应当跳出房子的怪圈,把“立”定位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上来。李虞则更关注“80后”的心理成长。在他看来,“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远没有“70后”能吃苦。至于“三十而立”,他认为大部分“80后”还“立”不起来,无论精神还是物质层面。
80后
不愿买房结婚想辞职去旅行
他们也被称为第一代的“小皇帝”,他们拥有着父辈们努力了一辈子才得到的幸福,却又面临着父辈们不曾有过的困惑。“80后”大都追求个性和自由,也曾被贴上了“垮掉的一代”、“自私”等标签。
今年元旦那天,小李把自己的签名档改成了:“2010年,我只想要价值观。”出生于1983年的小李自己也没想到,在距离“三十而立”只有短短三年时,她竟然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小李在亲人和朋友的眼中,大家都觉得她是个有主意、能力强的女生。
2001年,小李就从小镇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读了一年后,小李发现这个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相差太远,毅然回到家乡重读高三。2003年,她再次收到北大录取通知,进入中文系。
小李的求学道路挺顺利。可是从去年秋季开始的找工作经历,却让她陷入了无限纠结中。“我一直想去出版社或类似单位,编几本有价值的书。”可出乎意料的是,每当遇上出版社招聘,总会冒出成百上千的人疯狂争一两个名额。最中意的外研社,一路过关斩将后,小李最终还是在第二轮面试剩下十来个人时,被淘汰了。
无心投的某家著名门户网给了小李机会,并开出优厚条件。“一开始,我想,能挣钱养活自己最重要,既然待遇还可以,就去了。”被分在时尚频道后,小李开始了和各大品牌的睫毛膏、粉饼、彩妆打交道的别扭实习。看着周围工龄长的同事,小李似乎能看到未来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的自己,她不要这样的生活。
考虑了很久,小李辞职了,来自朋友、家人和自己的压力瞬间而至。但小李说,她只想做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她没有向压力妥协。
可是说到“三十而立”,小李坦陈:等自己30岁的时候,职业方向都未必能确定,更何谈三十而立?
与小李在职业选择上的困惑相比,房子、车子、婚姻,似乎是“80后”步入而立之年面对的更具普遍性的问题。
来自上海的姑娘小王出生在1985年,家庭条件优越,自己又是名校毕业,目前在园区外企工作,工作和钱对她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谈到“三十而立”,小王的第一反应就是:“女生总得在三十岁之前嫁人吧?”可她掐指一算,如果读到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要二十六七岁了。今年回家,小王遭遇了父母的“催婚”。“说不定,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对我‘逼婚’!”
小陈1983年生,在同龄人里,他处在“领先位置”——已经工作四五年,结婚,有了孩子。看起来,小陈应该算提前“立”了。
一谈到自己的生活压力,他就说“供房子”。事实上,虽然他也自称是“房奴”,不过,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在房价还处低位时买房,而且父母帮他付了首付。可即使这样,每个月拿到银行账单时,他依然要“深吸一口气才有勇气打开”。每天上班他要挤很久公交,朝九晚五的工作枯燥也辛苦,可账户的数目却永远看不到涨。
于是,很多“80后”干脆这样反问:30岁前为什么要买房呢?为什么结婚一定要在30岁前呢?30岁前的时间多宝贵,不应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去寻找自己的价值吗?
在“80后”最为活跃的著名社区网站“豆瓣”上,旅行类的小组大都特别热门,其中一个名为“休学辞职去旅行”的小组,成员已近11000人,不少“80后”在这里发帖,“已辞职,要去××旅行”。而另一个“没钱也旅游”小组,成员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7万人。
这在长辈们看来,放下学业和工作去“胡闹”、“瞎玩”,简直不可理解。